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学习 成语学习
有关马陵之战的成语典故-马陵之战的成语典故有哪些故事呢
tamoadmin 2024-10-18 人已围观
简介公元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遭受齐国重创,太子申被俘,大将军庞涓战。这一战是魏国国势的转折点,魏国元气大伤,由魏文侯开创的霸业得到终结,魏国从此就走向了衰亡。 这一战向来因两位主人公庞涓和孙膑的个人恩怨而带有强烈的戏剧色彩,往往被影视作品描绘成是善良的孙膑对阴险的庞涓的复仇之战,是正义的齐国战胜邪恶魏国的战争。但事实是齐国巧妙利用魏赵韩这三晋之间的矛盾,削弱了独霸一方的魏国,并在马陵一举击溃魏国
公元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遭受齐国重创,太子申被俘,大将军庞涓战。这一战是魏国国势的转折点,魏国元气大伤,由魏文侯开创的霸业得到终结,魏国从此就走向了衰亡。
这一战向来因两位主人公庞涓和孙膑的个人恩怨而带有强烈的戏剧色彩,往往被影视作品描绘成是善良的孙膑对阴险的庞涓的复仇之战,是正义的齐国战胜邪恶魏国的战争。但事实是齐国巧妙利用魏赵韩这三晋之间的矛盾,削弱了独霸一方的魏国,并在马陵一举击溃魏国的主力,可谓收获了渔翁之利。齐国打败魏国后,国势大盛,成为东方大国。
齐国在齐威王的治下国势蒸蒸日上,而魏国在吴起出走楚国后已经走上了下滑的轨道,一上一下,两个大国的碰撞在所难免,而整个大势的发展来看,齐国占据上风似乎在所难免。所以,魏国败并非庞涓一人之失,齐国胜也绝非孙膑一人之功,大局使然。
但往往带有传奇色彩的复仇故事最能吸引人们的眼光,特别当这些故事又是围魏救赵、减灶之计等成语的典故,真实的历史逻辑就变得黯淡无光了。也许,所谓英雄创造历史就是指这样的状况吧。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关系不错,但一毕业两个人就反目成仇,庞涓设计将孙膑的双足斩断,还差点要了他的命。原因无他,就因为孙膑才气太高,庞涓嫉妒了。这是相当狗血的一个剧情,活像二流畅销小说的情节,但它却赫然写在了我们的正史当中。
《资治通鉴》是这么写的:
初,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仕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之。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使终身废弃。
《史记》记载孙膑是孙武的后人,都是齐国人。他的名字叫“膑”是因为在魏国被施以膑刑而双腿残疾,真实名字未知。但《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他受的刑是“断其两足而黥之”,也就是把双脚剁了之后脸上刺上标志着犯罪分子身份的刺青。斩断双足应该是叫“刖刑”,“膑刑”是指挖掉膝盖骨。那孙膑是否应该叫“孙刖”呢?至于孙膑是没有脚还是没有膝盖骨,就不继续探究了。
后世传言孙膑和庞涓一起向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先下山到魏国当上了将军。鬼谷子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史记》只记载他是苏秦和张仪的老师。但苏秦和张仪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纵横家,这么说来鬼谷子教的学问应该是纵横术才是。那他怎么又跑去教孙膑庞涓兵法了呢?关于鬼谷子的传说外史很多,但在正史中很难找到踪迹。我的猜测是,有人为了增加孙膑庞涓的故事的戏剧性,才会在故事中刻意加入了鬼谷子这样一个人物。不然,孙膑怎么会有如此高的才气,庞涓怎么会这么忌惮他呢?所谓名师出高徒,惊天之才必须有一个神一样的老师指导才符合逻辑,这样让故事读起来更有可信度。
庞涓去当将军的魏国当时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当时的魏国君主是魏惠王。魏国在魏文侯的治理下成为中原的霸主,而魏国的霸业也从魏文侯、魏武侯一直延续到魏惠王。魏国的国势真可谓如日中天,就连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也被魏国夺走了西河之地而忍气吞声,不敢正面相争。作为魏国将军的庞涓可谓位高权重,但他想到孙膑的能力比自己高,产生嫉妒之心,就诱骗孙膑到魏国,然后设计陷害他,把他的双脚给砍掉了。
这是一个非常戏剧化的情节,似乎天下人才非庞涓就是孙膑,颇有三国的“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但这从常理上思考是说不过去的,天下能人济济,庞涓干啥非要盯着自己同门师弟不放呢,除非之前他们之间有什么血海深仇。在魏国这样的超级强国任将军,庞涓面对的会是比孙膑危险得多的众多政敌,而孙膑也就是个应届毕业生。我们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要想位列高位除了才能,更重要的还有各种人脉、关系、情商等等不一而足,另外还有背景局势和机遇也很重要。孙膑这样的草根,庞涓究竟畏惧什么呢?另外,庞涓若果真是这样阴险狡诈、心狠手辣的人,为什么不直接杀掉孙膑一了百了,留这活口是为了着考验自己的负罪感吗?
《资治通鉴》继续记载:
齐使者至魏,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者。齐使者窃载与之齐。田忌善而客待之,进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齐国使者到魏国访问,偷偷与作为刑徒的孙膑见面,然后将他救回了齐国。之后孙膑又由田忌引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尊其为老师。田忌赛马的典故正是孙膑逃到齐国后,寄居在田忌那里的时候发生的。那么问题来了,孙膑何德何能,齐国竟然冒着与强大的魏国发生外交争端的风险,要把魏国的囚犯给偷走。要知道当时齐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毫无顾忌的与魏国对抗。仅凭齐国的使者偷偷见了孙膑一面就惊为天人,自作主张让齐国冒这么大的外交风险?想想孙膑的简历。工作经验为零,还是一个残疾人,又有犯罪前科,又有竞业限制,他跳槽成功概率会有多高?
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不足为信,我虚构另一种情节,可能更符合逻辑。孙膑是齐国人,他为什么跑到魏国去谋职?因为孙膑是齐国派去的间谍。他通过与魏国大将军庞涓的同学关系,顺利打入到魏国政治核心,不料东窗事发,被捕入狱。要不是庞涓念同学之谊在朝中斡旋,孙膑早就命丧黄泉了。事发后齐国展开积极营救,最终成功将已成残疾的孙膑接到齐国,也许庞涓从中也帮了一些忙。孙膑因其功劳,受到齐威王重用。?
不管如何,孙膑回到自己的国家任职,帮助齐威王打下两场针对魏国的关键战役,彻底终结了魏国的霸主地位,迫使魏惠王到齐国的徐州,尊齐威王为王,这就是著名的徐州相王,我们下一篇再讲。
先说一说这两场战役,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作为三晋的赵魏韩这个同盟何以分裂?想当年魏文侯鼎盛时,赵国和韩国都是以魏国马首是瞻,为什么作为自家兄弟的三晋之间打起来了呢?这要说到魏惠王的登基。
公元前371年,“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罃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这里的子罃便是魏惠王。魏国的内乱两年没有平息,赵国和韩国趁机“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赵国提议杀掉子罃,立公中缓,让魏国割让土地。而韩国则提议将魏国一分为二,以削弱魏国。不管是哪一个方法,这都将是对魏国的致命打击,将会使魏国降格为二流国家的水平。被曾经的小弟赵韩两国弄得快要灭国的魏惠王,是否体会到了当年智伯的感受呢?但搞笑的是,赵韩两国竟然达不成一致,纷纷就撤兵了。于是子罃遂杀公中缓而立,是为惠王。
第二年,重整国力的魏惠王击败韩于马陵,击败赵于怀,充分显示了魏国的实力,但也意味着三晋的同盟关系也已彻底瓦解。之后赵国似乎积极勾结外部的力量以牵制魏国的势力。公元前356年,赵国燕、齐、宋会盟,引起魏国的警惕,于是就有了魏国围攻邯郸的战争。网上资料显示,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赵国攻打魏国的同盟国卫国,但《资治通鉴》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唯一的记载是公元前372年,也就是魏武侯去世一年前,“赵伐卫,取都鄙七十三”。可见那个时候魏的内政已经不稳了。
齐威王打算解赵国之围,就以孙膑为将,率军出征。但孙膑借口自己是刑余之人不肯为将,于是以田忌为将,让孙膑做了参谋,类似于军师。田忌打算带领军队直奔邯郸,但被孙膑劝止了,于是上演了经典的围魏救赵的故事。但事实上,齐军虽然攻击了魏国,但没有直捣魏都大梁,也未能阻止魏军攻占赵都邯郸。齐军是在魏军占领邯郸后,班师回朝的途中,在桂陵一带成功阻击了魏军,大败魏军,连大将庞涓都捕获了。但《资治通鉴》并没有记载庞涓被捕的事情。
这一战魏国的主力并没有被消灭,齐国的胜利也仅是局部的胜利,赵都邯郸仍然在魏国的手里。两年后魏国和赵国在漳水结盟,魏国才把邯郸还给赵国。给魏国致命一击的马陵之战要等到13年之后。
公元前341年,这次魏国开始攻打韩国,韩国紧急派人向齐国求救。对于是否帮助韩国,齐国国内意见出现分歧,朝中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成侯邹忌为代表,主张不要干涉他国的战争;另一派则以田忌为代表,认为魏国吞并韩国将会对齐国形成巨大的威胁,要尽快去救。孙膑则站在田忌一边,但主张出手晚一点,等到魏赵两国打得精疲力尽了,尽收渔翁之利。孙膑的策略很有现代地缘政治的色彩。
于是齐威王就承诺了韩使者,但却迟迟按兵不动。有了齐国的承诺,韩国便放弃了与魏国和解的想法,抵抗到底,屡败屡战。五战皆败之后韩国就濒于崩溃,救国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了齐国身上了。直到此时,齐国才以田忌为将,以孙膑为师,起兵直奔魏国,重新套用了围魏救赵的策略。于是庞涓放弃了对韩国的进攻回国。魏国以太子申为将军,重新组织大批军队,准备迎击齐国的军队。
此时,孙膑给田忌出了一计,便是著名的减灶之计。孙膑让田忌每日减去士兵吃饭的灶台数量一半,并向北部撤离。也就是第一天留下10万个灶台,第二天留下5万个灶台,第三天2万个,以此类推。庞涓查看敌军留下的灶台后大喜,认为齐军出现大量逃兵,减员严重。于是丢下步兵主力,带其轻锐一路追了过去。此时的孙膑早早在马陵道设下埋伏,等着庞涓自投罗网。这一段《资治通鉴》写得相当精彩。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此树下!”于是令齐师 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到斫木下,见白书,以火烛之。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师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这更像是一个**场景,孙膑偏偏还要在树上写上“庞涓此树下!”,洋溢着复仇的快感,让读者看着大呼过瘾。但真实的事件往往不会有这样的戏剧性。不管如何,经过此役,魏国一蹶不振,齐国则成为东方的霸主。
孙膑在自刎前为什么说出这么一句,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很多人解释说这说明庞涓到也不服气。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场大战庞涓都完败于孙膑之手,而且最早他自己都承认才不如孙膑,何以还不服气呢?特别是庞涓作为有愧于孙膑的人,在临前就不会对孙膑产生丝毫的负罪感和忏悔之心吗?怎么说也不应该说出“遂成竖子之名”这样的话呀。这明显是一句对孙膑极其轻蔑的骂人话。同为同门师兄弟,又是两国位高权重者,庞涓对孙膑的身份不可能会产生轻蔑之感,那只能是对孙膑的行为。那会是什么行为呢?
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一段: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不错,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左传》的《曹刿论战》。这场春秋时期鲁国与齐国的战争跟上面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相比,实在是太小儿科了,简直是幼稚得可笑。但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注意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战争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春秋时代的战争是礼仪战争,是贵族之间的战争游戏,军队“成列而鼓”,按照规则办事。但到了战国时代,军队由贵族武士转变为农民步兵,战争不再讲究什么礼仪规则,而是成王败寇了。
孙子说:“兵者诡道也”。作为齐国人的孙子没有在自己的国家大展拳脚,反而跑到蛮夷之邦的吴国才能得到重用,也许是因为春秋时代华夏贵族们对这样的兵法甚是不屑吧。但到了战国时代,一切都改变了。
马陵之战第二年,商鞅便率秦军伐魏,魏公子卬领军迎战。商鞅诱骗公子卬进行外交谈判,谈妥后在酒桌上伏甲士袭击公子卬,然后大败魏军,夺回了当年被吴起抢走的西河之地。商鞅这种最起码的外交规则都不讲,完全不守信用的行为,可以说是击穿了道德最底线。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战国时代国家间的斗争已经沦落到弱肉强食的丛林级别。
也许庞涓是最后一批贵族精神的守护者,信守战争应该是双方军队堂堂正正的正面交锋,是勇气之争,而不是无耻的诡道阴谋。所以,对于孙膑的“诡计”,庞涓不齿也不服气。
遂成竖子之名!也许这句话就是春秋贵族精神的落日余晖。
这是我个人观点。
出自马陵之战的成语典故
桂陵之战
战国中期,齐、魏、燕、赵、韩、楚、秦七雄并立,征战频繁。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忙向盟国齐国求救。齐威王正欲向外扩张,于是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去救赵国。
孙膑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出生于齐国。他曾拜兵学家鬼谷子为师,与魏国大将庞涓是同窗好友。但庞涓做了魏国大将后,十分嫉妒孙膑的才能,将他骗到魏国施以膑刑(去膝盖骨),欲使其永远不能领兵打仗。后孙膑千方百计才逃出回齐国,并被齐威王重用。
孙膑终于得到一个向庞涓复仇的机会。但他并没有急于与庞涓在战场上相见。他劝田忌放弃领兵直趋邯郸,与魏军决战的计划,趁魏军主力出兵在外,国内防务空虚之际,直捣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迫使远在异国的魏军“释赵而自救”。等庞涓回兵时,中途予以截击,这样既救了赵,又能给魏国以沉重打击,是一举而两得。
田忌采纳了孙膑“批亢捣虚”、“围魏救赵”的战法,挥师直逼魏国军事重镇平陵(今山东定陶)。齐军攻打平陵的行动并不坚决,庞涓也不急于回救,继续竭尽全力攻克邯郸。直到魏军已占领邯郸,损兵折将急需休整时,孙膑才建议齐军挥师直捣魏都大梁,逼魏惠王十万火急命令庞涓统兵回救。庞涓接令后,不得不放弃邯郸,抛弃辎重,昼夜兼程回师。孙膑判断魏军回师必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立即率齐军主力北上,在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经长途跋涉行至桂陵时,以逸待劳的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庞涓只身逃回魏国(一说被俘后放回)。
马陵之战
发生时间: 公元前342年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发生地点: 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
事件介绍:
战国时期,齐军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歼灭魏军的著名伏击战。
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魏发兵攻韩,韩向齐求救。齐应允救援,以促韩竭力抗魏。但鉴于战事初起,魏、韩双方实力未损,过早出兵对齐不利,直到韩军五战俱败,情况危急,魏军也十分疲惫,才发兵相救。
二十七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围。魏军果然撤回大梁,并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兵10万东出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迎击齐军。孙膑认为,魏军悍勇,不可贸然决战,只可利用魏军向来轻视齐军和庞涓求胜心切的弱点,“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乃避战示弱,退兵减灶,引诱魏军追击。太子申本有退军之意,庞涓不听,率军紧追。见齐军逐日减灶,以为齐军士气低落,逃亡严重,即丢下步兵,以轻车锐骑兼程追击。齐军退至树木茂密、道狭地险的马陵。孙膑计算行程,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追至,即引军埋伏。经长途追击而疲惫不堪的魏军,于孙膑预计时间进入设伏地域。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败,庞涓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进攻,俘太子申,全歼魏军。
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象,诱其就范,始终居于主动地位。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长平之战
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
《孟子·离娄》描绘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是:“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 盈城。”纵观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270年战国历史,可知孟老夫子的这番话并没 有夸张的成分。当然,就战争规模之大,杀伤程度之烈而言,在当时的众多战争中,没 有比秦、赵长平之战更为惊心动魄的了。
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是秦、赵之间的一次战略决战。在战争中,秦军贯 彻正确的战略指导,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 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
秦国自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以来,制定正确的兼并战略: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国势如日中天;连横破纵,远交近攻,外交连连得手;旌旗麾指,铁骑驰骋,军事胜利 捷报频传。100余年中,蚕食缓进,重创急攻,破三晋,败强楚,弱东齐,构成了对山 东六国的战略进攻态势。在秦国的咄咄兵锋面前,韩、魏屈意奉承,南楚自顾不暇,东 齐力有不逮,北燕无足轻重。只有赵国,自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军 事改革以来,国势较盛,军力较强,对外战争胜多负少,且拥有廉颇、赵奢、李牧等一 批能征惯战的将领,尚可与强秦进行一番周旋。
事情很清楚,秦国要完成统一六国的殊世伟业,一定得拔去赵国这颗钉子。自然, 赵国也不是好惹的,岂甘心束手就擒。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势所难免。 秦昭王根据丞相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从公元前268年起,先后出兵攻占 了魏国的怀(今河南武陟西)、邢丘(今河南温县附近),迫使魏国亲附于己。接着又 大举攻韩,先后攻取了陉(今河南济源西北)、高平(今河南济源西南)、少曲(今河 南济源西)等地。并于公元前261年攻克野王(今河南沁阳),将韩国拦腰截为二段。 消息传来,韩国朝廷上下一片惊恐,赶忙遣使入秦,以献上党郡(今山西长治一带)向 秦求和。
然而,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却不愿献地入秦,而是做出了献上党之地于赵的选择。 他的用意当然清楚:转移秦军锋芒,促成赵、韩携手,联合抵御秦国。 赵王目光短浅,在不计后果的情况下,接受平原君赵胜的建议,贪利受地,将上党 郡并入自己的版图。赵国的这一举动,无异于虎口夺食,引起秦国的极大不满,秦、赵 之间的矛盾因此而全面激化了。范睢遂建议秦王乘机出兵攻赵。秦王便于公元前261年 命令秦军一部进攻韩国缑氏(今河南偃师西南),直趋荥阳,威慑韩国,同时命令左庶 长王龁率领大军扑向赵国,攻打上党。上党赵军兵力不敌,退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 北)。
赵王闻报秦军长驱东进,得地的喜悦早去了一半。只好兴师应战,派遣大将廉颇率 赵军主力开往长平,企图重新占据上党。廉颇抵达长平后,即向秦军发起攻击。遗憾的 是,秦强赵弱,赵军数战不利,损失较大。廉颇不愧为一名明智的将帅,他鉴于实际情 况,及时改变了战略方针,转取守势,依托有利地形,筑垒固守,以逸待劳,疲惫秦军。 廉颇的这一招很是奏效,秦军的速决势头被抑制了,两军在长平一带相持不决。 但是秦国的战争指导者毕竟棋高一着,他们运用谋略来打开缺口,为尔后的战略进 攻创造条件。一方面他们借赵国使者郑朱到秦国议和的机会,故意殷勤招待郑朱,向各 国制造秦、赵和解的假象,使赵国在外交上丧失了与各国“合纵”的机会,陷于被动和 孤立。另一方面,又采用离间计,派人携带财宝前赴赵都邯郸收买赵王的左右权臣,挑 拔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四处散布流言:廉颇不足畏惧,他固守防御,是出于投降秦 军的目的,秦军最害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终于借赵王之手,把廉颇从赵军主 帅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并使赵王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谏阻,任命赵括为赵军主 帅。
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庸人。他上任后,一反廉颇所为, 更换将佐,改变军中制度,搞得赵军上下离心离德,斗志消沉。他还改变了廉颇的战略 防御方针,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 秦国在搞乱赵国的同时,也及时调整自己的军事部署:立即增加军队,征调骁勇善 战的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代替王龁统率秦军。为了避免引起赵军的注意,秦王下令军 中严守这一机密:“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这个白起,可不是寻常人物。他是战国 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久经沙场,曾大战伊阙,斩杀韩、魏联军24万;南破楚国,入 鄢、郢,焚夷陵,打得楚人丧魂落魄。只会背吟几句兵书的赵括哪里是他的对手。 白起到任后,针对赵括没有实战经验、求胜心切、鲁莽轻敌等弱点,采取了诱敌入 伏、分割包围而后予以聚歼的正确作战方针,对兵力作了周密细致的部署,造成了“以 石击卵”的强大态势。
白起的具体作战部署是,以原先的第一线部队为诱敌部队,等待赵军出击后,即向 预设主阵地长壁方面撤退,诱敌深入;其次,巧妙利用长壁构筑袋形阵地,以主力守卫 营垒,抵挡阻遏赵军的攻势,并组织一支轻装锐勇的突击部队,待赵军被围后,主动出 击,消耗赵军的有生力量;其三,动用奇兵2.5万人埋伏在两边侧翼,待赵军出击后, 及时穿插到赵军的后方,切断赵军的退路,协同主阵地长壁上的秦军主力,完成对出击 赵军的包围;其四,用5千精锐骑兵插入渗透到赵军营垒的中间,牵制和监视营垒中的 剩余赵军。
战局的发展果然按着白起所预定的方向进行。公元前260年8月,对秦军动态茫昧无 知的赵括统率赵军主力向秦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出击。两军稍事交锋,秦军的诱敌部队即 佯败后撤。鲁莽的赵括不问虚实,立即率军实施追击。当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设阵地— —长壁后,即遭到了秦军主力的坚强抵抗,攻势受挫,被阻于坚壁之下。赵括欲退兵, 但为时已晚,预先埋伏于两翼的秦2.5万奇兵迅速出击,及时穿插到赵军进攻部队的侧 后,抢占了西壁垒(今山西高平北的韩王山高地),截断了出击赵军与其营垒之间的联 系,构成了对出击赵军的包围。另外的5000秦军精骑也迅速地插到了赵军的营垒之间, 牵制、监视留守营垒的那部分赵军,并切断赵军的所有粮道。与此同时,白起又下令突 击部队不断出击被围困的赵军。赵军数战不利,情况十分危急,被迫就地构筑营垒,转 攻为守,等待救援。
秦昭王听到赵军业已被包围的消息,便亲赴河内(今河南沁阳及其附近地区),把 当地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编组成军,增援长平战场。这支部队开进到长平以北的今丹朱 岭及其以东一带高地,进一步断绝了赵国的援军和后勤补给,从而确保了白起彻底地歼 灭被围的赵军。
到了9月,赵军断粮已达46天,内部互相残杀以食,军心动摇,亡的阴影笼罩着 整支部队,局势非常危急。赵括组织了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秦军阵地,希望能打开 一条血路突围,但都未能奏效。绝望之中,赵括孤注一掷,亲率赵军精锐部队强行突围, 结果仍遭惨败,连他本人也丧身于秦军的箭镞之下。赵军失去主将,斗志全无,遂不复 再作抵抗,40余万饥疲之师全部向秦军解甲投降。这40余万赵军降卒,除幼小的240人 之外,全部为白起所残忍坑杀。秦军终于取得了空前激烈残酷的长平之战的彻底胜利。 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 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从此以后,秦国统一六国的道路变得 畅通无阻了。
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除了总体力量上秦对赵占有相对的优势外, 双方战略上的得失和具体作战艺术运用上的高低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秦军之所以取胜, 在于:首先是分化瓦解了关东六国的战略同盟;其次是巧妙使用离间计,诱使赵王犯下 置将不当的严重错误;其三是择人得当,起用富于谋略、骁勇善战的白起为主将;其四 是白起善察战机,用兵如神,诱敌出击,然后用正合奇胜的战法分割包围赵军,痛加聚 歼;其五是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秦国上下一体动员,及时增援,协调配合,断敌之援。 为白起实施正确的作战指挥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赵军之所以惨败,在于:第一,不顾敌强我弱的态势,贸然开战,一味追求进攻; 第二,临阵易将,让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替代执行正确防御战略的廉颇统帅赵军,中了 秦人的离间之计;第三,在外交上不善于利用各国仇秦的心理,积极争取与国,引为己 助;第四,赵括不知“奇正”变化、灵活用兵的要旨,既无正确的作战方针,又不知敌 之虚实,更未能随机制宜摆脱困境,始终处于被动之中;第五,具体作战中,屡铸大错。 决战伊始,即贸然出击,致使被围。被围之后,只知消极强行突围,未能进行内外配合, 打通粮道。终于导致全军覆灭的悲惨下场。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相关的成语各一个。
增兵减灶
典故出处源自《史记》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
成语释意 增兵减灶和减兵增灶是古代打仗时的一种战法,主要是为了迷惑对方。增兵减灶和减兵增灶都是叫对方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兵力,从而有利于自己战胜对方。
原文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1?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1?固:本来 (《史记》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
译文 又过了十三年,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城。魏将庞涓听到消息,放下韩国赶回,但齐军已经越过齐境而西进。孙膑对田忌说:“他们魏军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兵法上说,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
孙膑估计魏军的行军速度,天黑应当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马,于是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庞涓于此树之下”。然后命齐军善射者持上万张弩,埋伏在道路两旁,约定好“天黑见到点着的火就一起放箭”。庞涓果然于夜晚来到削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树上写着字,便钻木取火来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乱失去队形。庞涓自知无计可施,军队已彻底失败,只好自刎,临说:“总算叫这小子成了名!”齐国乃乘胜全歼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回国。孙膑因此而名扬天下,世人皆传习他的兵法。
桂陵之战的成语是: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wéi wèi jiù zhào]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出 处
《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例 句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出来抢粮,我们便用~的办法,打他的县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反义词
围城打援
典 故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折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叁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马陵之战的成语是:增兵减灶
迷惑敌军的战术,后人称之为“增兵减灶。
典故 :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城。魏将庞涓听到消息,放下韩国赶回,但齐军已经越过齐境而西进。孙膑对田忌说:“他们魏军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兵法上说,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
孙膑估计魏军的行军速度,天黑应当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马,于是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庞涓于此树之下”。然后命齐军善射者持上万张弩,埋伏在道路两旁,约定好“天黑见到点着的火就一起放箭”。庞涓果然于夜晚来到削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树上写着字,便钻木取火来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乱失去队形。庞涓自知无计可施,军队已彻底失败,只好自刎,临说:“总算叫这小子成了名!”齐国乃乘胜全歼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回国。孙膑因此而名扬天下,世人皆传习他的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