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

打油诗与七律诗有什么区别-打油诗和律诗的区别

tamoadmin 2024-10-18 人已围观

简介一、顺口程度不同1、顺口溜更加通俗,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极度口语化。2、非打油诗、打油诗则相对没有那么顺口。二、特征不同1、顺口溜节奏感特强,欢快娱乐感更强。2、打油诗在本质上不必然好笑,但其语言特色的大白话,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好笑。3、非打油诗不一定有节奏感和幽默感。三、格式不同1、顺口溜每句长短没定数,只要顺口,几字都可。2、打油诗有固定规格,具有格律诗的特征,一般5字或7字。3、非打油

打油诗与七律诗有什么区别-打油诗和律诗的区别

一、顺口程度不同

1、顺口溜更加通俗,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极度口语化。

2、非打油诗、打油诗则相对没有那么顺口。

二、特征不同

1、顺口溜节奏感特强,欢快娱乐感更强。

2、打油诗在本质上不必然好笑,但其语言特色的大白话,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好笑。

3、非打油诗不一定有节奏感和幽默感。

三、格式不同

1、顺口溜每句长短没定数,只要顺口,几字都可。

2、打油诗有固定规格,具有格律诗的特征,一般5字或7字。

3、非打油诗无格式要求。

扩展资料

打油诗,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要求的文学知识和格律不高,便于普通人口耳相传。同时是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对现实的批判,对社会的认识以及面对生活所表达的一种形式。打油诗,创造起来较易,便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便于记忆等。?

新民谣在语音形式上的最大特色是“押韵”。由于民谣非一般的口头说话,因而同诗歌、曲艺和唱词等一样,或多或少要讲究一点韵辙,这样人们听起来就悦耳和谐,念起来才顺口易记。

新民谣的主要特色表现在遣词造句上,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1、用词精当,鲜明的形象色彩跃然纸上。

2、句式整齐,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3、搭配异常,看似不合规范其实自有奥妙其中。

4、省略甚多,民谣自身特点所致。

百度百科-顺口溜

百度百科-打油诗

什么是打油诗

历史 上 搞笑 的打油诗都被人翻来覆去嚼烂了,毫无新意,南宫寻欢作为当今文坛打油诗创作达人,随口念叨那么几首,想必也能搅动打油诗江湖风云。啼笑皆非那是段子,哭笑不得才是诗词。

不信?桂花,上菜!

1

中年Ⅰ

人到中年不得已,

保温杯里泡枸杞。

皮糙肉厚还油腻,

一顿能吃五斗米。

2

中年Ⅱ

大枣枸杞保温杯,

将军肚里藏余威。

聪明绝顶君莫笑,

会吃会喝还会吹。

3

广场舞

身姿曼妙无人睹,

何不去跳广场舞?

踩着节拍踏着步,

扭完胳膊扭屁股。

4

而立

天生我才有啥用?

工地搬砖都嫌重。

一事无成立不起,

三十年来如一梦。

5

比高

欲与天公试比高,

先得定个小目标。

比如挣它一个亿,

动动嘴皮轻飘飘。

6

江湖

英雄不要问出路,

流氓不要看岁数。

既然闯荡在江湖,

做人就要有风度。

7

好汉

喝酒吃肉充好汉,

啤酒能喝一瓶半。

别人笑我酒量浅,

我笑别人喝得慢。

8

所爱

偶尔开窗听鸟语,

也曾闭门读。

最爱抱枕思美女,

一旦睡觉如猪。

南宫寻欢曰:高雅的诗词千篇一律,让人读来晦涩难懂;有趣的打油诗万里挑一,让人读后津津乐道。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别拿打油诗不当诗词,别拿南宫寻欢当文化人。

打油诗比起律诗和绝句而言,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格式规范,少了束缚,更便于发挥。正因如此,打油诗如果想存活于世,就应该比正常诗词更有内涵与价值。

南宫寻欢势单力薄,舞文弄墨,写诗为乐,让孤独的不寂寞,让寂寞的不忧伤,让忧伤的不痛苦,让痛苦的不撕心裂肺。

生活,无非就是被别人笑笑,然后再笑笑别人,没有过不去的槛。

不开心了,读几首打油诗,算是自嘲,也是嘲笑一切的不如意。

愿每一个诗情画意的我们,都能被这个鸡毛蒜皮的生活温柔以待。

有的人会貌似谦虚地称自己的诗是打油诗。其实,现在有的诗根本就比不上打油诗。真的不知道,把自己的诗与打油诗相提并论,到底算是谦虚还是骄傲。

一方面,打油诗不讲格律,不讲对仗,不讲词藻华丽,不讲境界高雅,不登大雅之堂。另一方面,打油诗感情真挚,描写传神,风格诙谐,语言生动,朗朗上口,好读好记,老百姓喜闻乐见。打油诗正经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尤其是诗坛百花园里一朵美丽的小花。

首创打油诗体的人姓张,职业就是打油的,名字和籍贯不祥。他家附近有一个高台,经常有诗人登高望远,大吟而特吟其诗。有一年冬天下大雪,诗人们没有出来活动,乡亲们就鼓励张打油登高吟诗。张打油不仅登台即兴吟诗,而且他的诗不胫而走,广泛流传。后来,人们就把张打油的诗叫做打油诗。

诗的内容是: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大体意思就是:天地之间全都是白茫茫的,分不清哪里是江河,哪里是山岭。远处有一口井,所以看得见井上那个黑黑的窟窿。黄狗身上落了雪,就象一条白狗。白狗身上落了雪,就象肿起来一般。感觉很生动,不愧是打油帮的开山老祖。

还有一个版本是,有个当官的看见一首诗,内容是:地上雪花飘,一尺两寸高,等到天晴了:使帚的使帚,使锹的使锹。听说是张打油写的,就叫他以南阳被困为题,再写一首看看。张打油吟道:敌人围南阳,无兵也无粮,等到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当官的忍俊不禁,觉得真的是出自一人之手。

宋朝时候,一个叫做张三丰的道人得到一酒家照顾,就把他家的井水变成好酒。有一天,这家主人说,要是有酒糟喂猪就更好了。张三丰在墙上写了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从此井里的酒又变成了水。

明朝时候,一个叫解缙的读书人因为下雨路滑,在一家人门口摔了一跤,帘内传来女人的笑声。解缙随口吟了一首打油诗: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老母牛。这是毒舌打油诗。

不仅草根写打油诗,道士写打油诗,文人写打油诗,就连皇帝也会写打油诗。清朝乾隆年间,一群文武大臣跟皇帝去上坟,看到神路两旁的石人石马,一位翰林院学士卖弄学问说,多好的仲翁啊!皇帝看他把翁仲颠倒成仲翁,索性一口气颠倒了四个词,写了一首打油诗:翁仲如何叫仲翁,定是窗下少夫功。如今不准当林翰,贬到江南做判通。

说打油诗怎么能不提打油诗领域的泰山北斗,狗肉将军张宗昌呢。

张宗昌是穷人出身,15岁以前给人放牛,后面闯关东,跑到东北给人家修铁路,但有一条,人家聪明,人家修着铁路就学会了一门外语:俄语。

凭着这个特点,他当了一名西飘,跑到西伯利亚淘金,学会了打枪,后面入了伙,就慢慢从一伙丘八中脱颖而出了。

那说起张宗昌,趣闻很多,写打油诗就是其一。下面说一下他写的打油诗:比如这首写闪电的:

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别笑,这里面还真的很生动。

还有一首大明湖,写乾隆碰到容嬷嬷的事情。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跶。

平实的语言就把乾隆野战容嬷嬷的故事写出来了。

还有写趵突泉的

趵突泉,泉趵突,三个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是不是很有意思?

一般文化人还真写不出来。武功练到化境,反朴归真,这才写出这样的诗来。

还有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多形象啊,一个黑大粗的泰山是不是马上浮现在你眼前?

还有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 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 奶奶(的)早已回沛县。

这应该是刘邦被怼得最彻底的一次。

还有大风歌:

俺也写个大风歌,开大炮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还直接挑战玉帝:

玉皇爷爷也姓张, 为啥为难俺张宗昌。三天之内不下雨, 先扒龙王庙,在用大炮轰你娘。

这些打油诗绝对是打酱油级别的。

其实这样的打油诗还是比较有趣的,至少比现在的诗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不信我给大家贴贴:

在一万公尺的高空,

在图—104的飞机之上,

难怪阳光是加倍地明亮,

机内和机外有着两个太阳!

不倦的精神啊,崇高的思想,

凝成了交响曲的乐章,

象静穆的丛山峻岭,

也象浩渺无际的重洋!

当然,也有好诗,比如余秀华的就很好啊。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好在哪里,诗如果是从心里来的,那必然是好诗。

如果是从屁股下面出来的,那就是臭不可闻啦。

没人回答民国时期山东军阀张宗昌的诗吗?来来来,给大家欣赏一下!

这首估计大家都略有耳闻

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蛤蟆吗?哈哈

济南三大名胜,就差没糟蹋千佛山了。

幸好没有漫游全国各地作诗。

这首诗虽然打油,倒是很反迷信。

最 搞笑 的就是这首,既然无题,我觉得可以叫这个名字《老婆多的烦恼》。

闪点原来是玉皇大帝要抽烟,在点火。想象力倒是可以。

闪电是玉帝点火,大雪是玉帝筛石灰也就好理解了。

你确定你和张良有关系吗?

这首倒是志向高远,细细想来,还是刘邦有文化。

所谓 搞笑 打油诗,我首先想起和下雪有关的两首。

一首是这样的,一个秀才一个官员一个富人在一走烤火喝酒吟诗,一个乞丐在窗下避雪,雪正大,屋子里三人决定以雪为题材各吟一句。秀才:"大雪纷纷落地。"官员:"此乃皇家瑞气。"富人:"再下三年何妨?"正好三句,差一句凑一首,正不知咋办,窗外乞丐正瑟瑟发抖,听里面富人所说气不打一处来,接一句:"放你娘的!"正好凑成一首。

还有一首,唐代张打油的,"江上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本诗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大雪忽下的骤变情景,读来饶有趣味。

总之,打油诗虽不如文人诗格调高雅,但其通俗俚趣却让人耳目一新。

问题: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

........

一、文人的打油诗

打油诗多是白话诗,例如胡适的两只蝴蝶,其实也可以归于打油诗一类,《两个蝴蝶》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明白如话的诗都是打油诗,好诗选字很慎重,注意声律和文雅。例如唐人的很多绝句都很浅显,例如李白的《静夜思》:

二、粗俗的打油诗

一般我们认为的打油诗,都是特别口语化、甚至有些粗俗,大多没有什么意境和 情感 ,例如传说的张打油"咏雪"就颇有名:"

在民国时期,乱世出英雄,很多文化不太高的人也喜欢写诗,例如冯玉祥的打油诗,据说他写过一首《护林诗》:“

张宗昌的打油诗也流传甚广,《游泰山》:

《大明湖》:

三、唐人的打油诗颇具哲理

唐朝有个不一般的人物,叫做王梵志,他写的打油诗深具哲理,甚至被后人评价为:具有"教戒诸学道者"或"开悟愚士昧学之流"的作用。

古人大多数是不识字的,文人的东西也看不懂,反而是一些简单生活语言更容易流传,王梵志的诗就具有通俗的教化作用。

现代著名学者郑振铎曾经举了王梵志的“吾有十亩田”和“城外土馒头”两首诗的例子

郑振铎评价道“这样直捷的由厌世而逃到享乐的意念,我们的诗里,虽也时时有之,但从没有梵志这么大胆而痛快的表现!”

结语

白居易作诗寻求“老妪能解”,这其实就是为了消除文人诗的一个弊端,今天我们阅读文言文和古诗有障碍,古人文盲众多自然也同样有障碍。

高晓松在《20180518杂书馆收藏的时与光》,讲了中国的民间戏曲,介绍了杂书馆收集的一些民间如木鱼书一类的唱本,这些唱本极其通俗易懂,甚至有些粗俗的文字。

但这些都是知识水平不高的老百姓所接触的文化,当时的政府和一些商人甚至通过这种渠道来传播自己的政策和商品。

@老街味道

打油诗九问:

1、为什么叫打油诗?

打油诗之所以被叫做打油诗,是因为一个叫张打油的读书人,是他开起了打油诗的先河。

2、打油诗的本意

打油诗最开始是指张打油的诗,后来才泛指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这一类的诗。

3、打油诗的特点

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小巧有趣……

4、打油诗的格式

打油诗只要求押韵,至于对偶、平仄、格律这些,就两字:随意!

5、打油诗的目的

打油诗一般都是随性而作,多以嘲弄或者讥讽 社会 百态,也可以用作猜迷。

6、打油诗的起源

一种说法是张打油的《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还有一种说法是张打油随口而出的无题诗: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7、打油诗广泛兴起的原因

易写,易懂,易记,易传播!

8、打油诗的 历史

打油诗是自中唐张打油之后广泛出现在人们视野的。但在中唐之前,这种类型的诗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尚未冠以打油诗之名而已。

9、打油诗经典作品

?A

太老夫人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养儿个个都是贼

偷来蟠桃敬母亲

?B

县官本姓王

一心当皇上

咔嚓只一声

命丧

?C

一朵梨花压海棠

引来一堆大

明眸皓齿逗人爱

十里八乡美名传

?D

姑娘十八一枝花

芬芳扑鼻压枝桠

熏得游人满园醉

低头只顾弄桃花

……

历史 长河波澜壮阔,也有浪花朵朵,打油诗就是这口口传颂又被记录下来的民间智慧的火花。

陈胜吴广就善于用打油诗来为自己宣传,先是编首打油诗说天下要变了,然后从鱼嘴里掏出来张纸条,写的谜底真好应了打油诗。

一部书作品里写打油诗最多的是《水浒传》,动不到就是听闻坊间小儿唱这唱那的,有句描写高俅:破落子弟是高俅,发迹京城有缘由,只因一脚鸳鸯拐,踢个太尉入人流。本来其它诗都有水平的,就这几首感觉不是他写的,估计写累休息时被师娘代笔了吧?

纪晓岚与和珅这个大贪官斗法,皇帝重用他的能力但又嫉妒他的才华,有次赐酒把他灌醉,要求写首诗来,纪晓岚喝醉写道:一瓣二瓣三四瓣,五瓣六瓣七八瓣。写一半就睡着了,和珅就拿着这像打油诗一样的句子到皇帝面前告状,说纪晓岚对皇帝大不敬,皇帝也火了马上找到纪晓岚要求写出下面两句,这时候纪晓岚酒醒了大半,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写道:九瓣十瓣十一瓣,飞落草丛都不见。总算把这首诗给写活了!

大军阀张宗昌被称为三不知大帅,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地盘,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军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女人。就这还故做文雅出了一本诗集,写泰山: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面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面粗!哈哈!

打油诗虽然不太讲究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和平仄。但正好可以自由发挥,用来讥讽对 社会 百态和描述一种幽默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适合的。所以打油诗不是水平不高的人的专利,谁都能写,雅俗共赏。这里和大家交流几首。

1、《竹笋焖肉诗》作者苏轼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苏轼爱吃猪肉是出了名的,这位制作东坡肉的祖师爷为此还专门为猪肉写了一篇《猪肉赋》。十足吃货一枚。

2、《除夕诗》作者唐伯虎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闲无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

唐伯虎最失意时候的自嘲。幽默中透出多少心酸。那个人人传唱的风流才子,心中的孤苦只有自己知道了。

3、《大明湖》作者张宗昌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

能把打油诗写出《乐府》的感觉来的,只有打油诗大王张宗昌了。读这首打油诗,不禁让人想起“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意境。有有虚有实,有大有小,有静有动。

说到打油诗,拥有35个博士学位的胡适先生绝对算是打油诗王。

比如胡适的好朋友胡杏佛有个大鼻子,有一天胡适去胡杏佛家做客,恰巧主人不在,胡适闲着没事儿,就拿胡杏佛的大鼻子开起了玩笑。

鼻子人人有,唯君大得凶。

直悬一宝塔,倒挂两烟筒。

亲嘴全无份,闻香大有功。

江南一喷嚏,江北雨濛濛。

再比如他到国外留学,看到满大街金发碧眼的妹子,就忍不住拿外国人寻开心。

头上金丝发,一根都不留。

无非争口气,不是出风头。

生育当裁制,家庭要自由。

头衔新妇女,别样也风流。

还有一回,七七事变后,胡适发表了慷慨的爱国演讲,被其他文人写诗揶揄。胡适知道后,就写了个猫儿叫春的打油诗回应。

哪有猫儿不叫春?哪有蝉儿不鸣夏?

哪有蛤蟆不夜鸣?哪有先生不说话?

打油诗是怎样被发明的?打油诗有什么特点吗?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语诗体,相传由中国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后世称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的诗为“打油诗”。另外,有时作者作诗自嘲,或出于自谦,也称之为“打油诗”。

打油诗虽然不太讲究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和平仄,但一定会是押韵,亦通常是五字句或七字句组成。打油诗常被用来对社会百态作出嘲弄及讥讽,也可以作为谜语。

扩展资料:

唐以来的漫长岁月中,打油诗虽然出现了一些糟粕的东西,但瑕不掩瑜,曾产生了不少内容健康、成情成趣、富有新意的好作品。

它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群众土壤中,不作无病呻吟,直接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欢乐与痛苦、喜爱与憎恶、希望与要求,它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打油诗发展过程中,不少文人学士也相继制作了许多好的打油诗,或诙谐戏谑,疾民所话,或欣喜高歌,爱民所爱,同民间无名诗人的打油诗合为一壁,相得益彰,推动了打油诗创作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发展和变革。

语言俚俗,富于风趣,“油”味横生是打油诗的一个明显特点。打油诗的“油”,在于能引田间地里、街头巷尾的俚语习俗入诗,使诗歌语言表达别开生面,人们读着亲切新鲜,即便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听别人诵读,也能很快地领会诗歌大意。

百度百科-打油诗

尝试写古体诗是不是只要用词有美感就不会沦为打油诗

打油诗最早出自唐朝民间,因为打油诗对文学知识和格律的要求不高,所以很多百姓也能自创打油诗。这种诗体更加适合普通人,打油诗一般符合两个特点,一是通俗诙谐;二是不拘于平仄韵律,也是百姓们想要表达自己生活态度或者想法的一种方式。虽然打油诗对格律的要求不高,但还是会遵循押运的特点,所以在民间也更加容易传播。

如果要做比喻的话,在古代诗歌这棵大树上,格律诗就是主干上的繁花,而打油诗则是无法攀比的斜枝上一朵有点丑的小花;或者说,唐诗宋词就像京剧里的大家闺秀,而打油诗则像跑来跑去的调皮的小丫鬟;抑或说,古典诗歌居于诗歌的庙堂,而打油诗则处在诗歌的江湖和民间。当然,任何比喻都是跛脚的,花虽然有点丑,但毕竟它还是花,自有它的香味和颜色;而小丫鬟在一出戏中,也是活泼可爱,姿态动人的;庙堂之上,固然令人肃然起敬,但民间和江湖,也不可小觑。

打油诗的鼻祖,世皆公认,是中唐民间诗人张打油。而鼻祖既开先河,又是代表作的,是一首著名的《雪诗》。诗云:“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由于打油诗不是严格地受格律的限制,信手拈来,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所以,颇为下里巴人所喜好,从而得以长久流传。祖师爷之后,也有一些有趣的打油诗留了下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试看,宋陆伯诗的《咏雪》:“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涨价。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北宋理学家名臣赵抃,号称“铁面御史”,他淡泊功名,毫不恋栈,退隐之后,就以一首打油诗明志:“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平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表示自由完全回归乡里,成为布衣平民了。

需要说明的是,有很多人也常常把自己的诗称作“打油诗”。像鲁迅先生说他著名的《自嘲》诗是“闲人打油”,像邵燕祥先生也曾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邵燕祥诗抄·打油诗》等等,这些,都是他们自嘲或者自谦,不可当真就说他们的诗是打油诗。

古体诗与打油诗具有很大的区别,不只是美感的问题。打油诗尽管句式整齐,也押韵,但韵脚可平可仄,也可交替使用,没有规律可言。

它既不符合古体诗的要求,更不符格律诗的要求,人们戏称这样的诗为打油诗(即中唐时期张打油写的顺口溜)。如张打油的打油诗《咏雪》,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按照他这个韵律,无论用词多么美,也是打油诗。

古体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和七言,句数四至若干句(多为双句),不受格律限制,不要求"对″和"粘″,韵律上可平可仄,多为仄声韵,可一韵到底,也可转韵,但必须四句一转或六句一转。如《三字经》,人之初,性本盖。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由两仄韵转为两平韵)。

再如晋阮籍的《咏怀》就是押平声韵的古体诗,根本不受格律限制。